发布时间:2022-03-08 10:20:26
2004年11月10日10:08 三秦都市报
中医理论认为肾脏有“主骨生髓”的作用,肾气虚衰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,因此在治疗骨质疏松时,常常应用一些具有补肾壮骨作用的中药,常见的有:
鹿茸:中药鹿茸为雄鹿头上尚未骨化而带毛的幼角,具有补肾阳、益精血、强筋骨的作用。药理研究表明,鹿茸不仅能促进性腺分泌,还含有雌二醇等雌激素,能非常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,特别是对因雌激素缺乏而致病者有良好疗效。服用本品时应从小量开始,缓缓
增加。若出现感冒、咳吐黄痰、口干口苦、咽喉肿痛、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忌服本品。
淫羊藿:中药淫羊藿又名仙灵牌,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。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“补骨”作用显著,它能促进骨髓细胞DNA合成,促进骨生长,增加骨密度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常出现口干、舌红、潮热等阴虚火旺症状者忌服本品。
补骨脂:中药补骨脂有补肾、壮阳、固精的作用,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具有雌激素活性,可以减缓骨代谢、减少骨丢失,从而防治骨质疏松。本品性质温燥,便秘者禁服。
骨碎补:中药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的作用。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改变软骨细胞功能、推迟骨骼退行性病变、降低骨关节病发病率的作用。
庄乾竹
上一篇: 中医治病三大原则
下一篇: 中业兴融聚焦三农金融 助力中药材种植业发展